第一部分是从产业发展看智能制造。这个题目很大,但是我想都是技术人员,这么交流也没关系,我在制造业工作了二十多年,应该说中国制造业从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起起落落,我也看到了他的整个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确实有一点体会,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共同的分享一下。应该说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谈这个比较宏大的问题可能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觉得无所谓,我们业内人士这种交流,大家坦诚相待,我把我认为得虽然很浅显的经验、心得说出来,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正,也希望从大家的指正当中,对我也有新的提高。
中国的三大产业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0年的时候湖北监利县一个叫李昌平的乡党委书记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也确确实实见证了当时中国农业的现状,由此也引起了经济界、理论界包括高层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一直到今年,每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全部是关于农业、农村和新农业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容,从政策层面、决策层面,国家对农业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再说第三产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第三产业在一个国家GDP的占比是国家是否发达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到了70%,而我们很低,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而对于工业或者工业化,从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其实中国经济前二十年的发展制造业工业对国家整个的发展可以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现在我们一提工业、工业化,可能普遍的看法就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天气,雾霾成了这几年来中国人特别北方地区很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雾霾的很重要的指标是什么呢?可能很多还是和高污染的重工业有很大的关系。工业处在一种被贬低的姿态当中。实际上我从其他的一些经济刊物上拿到的资料上说到中国农业,目前全世界80%的大棚都在中国,中国生产了全世界67%的蔬菜,51%的猪肉,30%的大米和50%的苹果。我这是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包括粮食肉类蔬菜和水果各选了几种代表性的。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已经很强了,那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觉得农业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就量来说,中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这是另外一组数字——各产业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指的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服务业每投入一美元,给其他产业创造的效益全部在一美元以下;农业投入一美元,给其他产业创造的价值是在1.25美元左右,制造业每投入一美元,给其他行业创造的价值是1.48美元,各产业相比较来讲,制造业其实是对整个国家经济带动最大的一个产业,他的地位是不能忽视的,只是我们现在可能发展方向上,或者说政策的侧重上有一些问题才造成了今天制造业面临的这种困境。但是制造业永远是对国家来讲是一个支柱的产业。当然这也不是中国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现在世界各国也对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重新认识了。各个国家对于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英国的高价值制造战略,瑞典的再工业化,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众所周知的是,或者说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就是德国的工业4.0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
我们现在都对标么,包括企业都在讲对标,不管是技术上产品上都会讲对标,我们去对标国外,包括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也都在对标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中国制造2025对标的可能就是德国工业4.0,区别是什么呢?德国的工业4.0可能更侧重于技术和模式,毕竟他是西门子他们提出来的,可能更多的从技术角度来谈这个问题。而中国制造2025,可能是由我们国务院从政策角度来提出来的一个发展战略,更侧重于政策与产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智能制造。当然德国采用工业4.0智能制造,我们觉得可能毕竟有西门子这样强大的技术在后面支撑,几十年来德国重视工业化,对制造业的发展也有很强大的基础,谈智能制造还是可以的,对于中国来讲,如果冷静下来去思考的话,智能制造可能真的是一个空中楼阁。虽然很遥远,但是毕竟是我们一个目标,一盏明灯放在那里,给我们指引着方向,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去努力。我们总会有去实现的一天。这个可能是我个人对智能制造的一点小小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