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马云心心念的“新制造”,阿里云正在落地
来源:罗超频道 百家号  作者: 佚名 2018-11-26 11:59:14
阿里云每年在不同地方召开云栖大会,并结合当地产业环境推出对应的数字化产品。阿里云此前已相继发布数十个面向垂直行业的“ET大脑”、IoT战略、开发者计划等。

阿里云每年在不同地方召开云栖大会,并结合当地产业环境推出对应的数字化产品。阿里云此前已相继发布数十个面向垂直行业的“ET大脑”、IoT战略、开发者计划等。

11月22日,在制造大省广东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对外发布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帮助广东打造新能源、电气装备等八大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瞄准了广东制造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走向ABCI(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IoT)驱动的转型。

\

有媒体称,阿里云由此正式进军工业互联网,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的动作之一。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甚至可以从2012年说起。

看完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布局,我们就可以理解工业互联网是什么,其对行业、阿里和阿里云分别意味着什么。

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布局,则要从阿里巴巴的C2B探索说起,事实上,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和阿里巴巴的C2B战略,本身就是密不可分。

2012:阿里的工业互联网元年

2012年,“互联网+”概念尚未出现,但电商这个核心业务已经让阿里巴巴自然而然地向制造环节延伸。作为中国B2C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每天都在跟各种制造品牌和工厂打交道,在观察大量消费行为数据和与制造汽车深入沟通后,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就提出:

“B2C标准模式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未来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核心是C2B,只有当C2B大规模兴起的时候,整个商务的全链路才会彻底地被互联网重构。”

今天看来,C2B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汇了。不过,回到2012年,C2B对于大多数人甚至是行业人士而言,都是陌生词汇。要知道,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才正式更名为“天猫”,就是说,当年阿里巴巴才将B2C提升到公司战略,B2C是否是未来行业都有人质疑,阿里巴巴就提出了C2B了。大概两三年后,创客模式、众筹模式、工厂店、网红店等等C2B模式,才开始陆续出现。

从B2C到C2B,本质是商品生产逻辑的改变,前者是基于经验的规模化生产在消化库存,后者是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定制而按需生产,两者模式最终的影响都是制造业,特别是库存。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阿里巴巴的C2B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从曾鸣提出C2B是趋势的2012年就开始放到核心业务中去试。

2013年10月,淘工厂试运营,最先报名的工厂就有1000多家,大都是给淘品牌服务的工厂。2014年5月,阿里将C2B复制开来,一个里程碑式它直接“承包”了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十个品牌的12条生产线,专为天猫特供小家电,阿里通过所掌握的数据以及分析成果,去指导这些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定价。

到了2016年,经过四年的C2B探索后,马云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将制造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零售间的关系提炼了出来。当时,同样是在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了影响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五新”,除了最广为人知的新零售外,其中还提到了“新制造”和“新能源”,新能源是“数据”,马云说未来机器吃的不是电,而是数据。基于数据,制造业将从规模化和标准化,走向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再结合新零售,将库存消灭。

“新制造”是产业角度的趋势,“工业互联网”是技术角度的融合,工业与互联网结合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实现新制造,而新制造的终极目标则是C2B定制。

\

2012年曾鸣关于“C2B”的预见,事实上开启了将互联网与工业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时代,可以说2012年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真正的元年。曾鸣的预测只是阿里巴巴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关系思考的一个缩影,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断思考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关系,也在核心业务上探索将两者结合。

2016:驶入快车道

在马云提出“新制造”的这一年,正是工业互联网从探索期驶入快车道的时间点。

2015年前后,创客、3D打印、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智造等概念纷至沓来,作为制造大国,我国及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成为工业互联网爆发的“引线”。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也正在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工厂升级到技术驱动的智造平台,大面积出现“机器换人”潮。

2012年就开始谋划工业互联网的阿里巴巴优势明显。一边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AI和IoT技术的纷至沓来;一边是电商普及大潮对制造业的倒逼式改变,同时在两边都扮演核心角色的阿里巴巴,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结合,开拓了一条给机器装上AI大脑的路。

当工业互联网成为行业共同的认知时,阿里巴巴已领先行业五年左右。

阿里巴巴落地工业互联网的重任,由负责阿里技术在各产业落地的阿里云来负责;而“ET工业大脑”则是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上的核心落地平台。

2016年12年阿里云提出要给机器装上“ET大脑”的目标;2017年2月,阿里云参与建设的“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是工业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唯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017年3月,阿里云发布ET工业大脑,给机器装上“ET大脑”目标成为现实,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要利用人工智能发挥“中国智造1%”的威力,即用技术提高制造业哪怕1%的效率,都会创造万亿利润。

阿里云同样不是说说而已,协鑫光伏、中策橡胶等制造业在当时就已基于ET大脑实现至少1%的效率提升,比如协鑫光伏通过阿里云ET大脑,从数千个影响切片良品率的生产参数中定位到60个关键参数,并据此调整生产参数曲线,提高了1%良品率,每年节省上亿成本。

今年工业互联网开始进入深水区,一直是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贸易战后中国会更多地进口,会加大对世界的开放,更多“特斯拉”会进入中国,给本土制造业带来威胁;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一直面临的产能和外贸过剩问题也需要解决,抓住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走出口转内销的路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要走好这条路同样离不开智造智造。

就在去年底,我国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明确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这份行动纲领让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普铁时代”进入“高铁时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率先布局的阿里云自然继续走在行业前面。

今年6月阿里云成为浙江省工业互联网战略“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行业联盟的“1”;7月,阿里云与制造巨头西门子达成合作,后者制造服务MindSphere将部署在阿里云上;9月,阿里云在重庆发布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5年内助力重庆4000家制造企业实现“智造”,3年内接入100万工业设备;11月,阿里云在广东发布“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不是阿里云第一次在广东布局工业互联网,去年11月阿里云就在广东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上的落地可谓琳琅满目,从频率来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阿里云的一大重心。

当马云提出“五新”时,许多人甚至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家,都表示看不懂,然而两年后,所有人都发现,新零售已经成为现实,被行业接受。同样,制造业这一看上去十分“水泥”的行业,也在技术的影响下发生着剧变,阿里巴巴在其中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工业互联网正在全面落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可以回到2012年,曾鸣对“C2B”的趋势预测,以及阿里巴巴基于此的坚定布局。

为什么是阿里云?

在消费互联网红利结束后,互联网下一个趋势是产业互联网,似乎已在各界得到共识,特别是2018年开始,不论是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联想这样的IT设备巨头,都对产业和B端市场寄予厚望。事实上,早在2015年,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就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

“阿里巴巴很早就判断产业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云计算等新技术会给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提升机会,并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爆发点,已为之进行了六年的技术部署。”

\

产业互联网的产业,意指各行各业,而制造业作为“一切行业之母”,自然也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当然,制造业是产业链的最终端,要与互联网结合涉及的产业链特别长,毫无疑问将是产业互联网最难啃的骨头,不过,制造业一旦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就是产业互联网走向成熟的标志。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阿里云很早就布局工业互联网,如今更是将工业互联网当成重心之一,给人一种死磕工业互联网的感觉。在我看来,阿里云也将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头号玩家。

1、从动机来看,阿里云布局工业互联网不只是因为云计算业务,工业互联网关系到阿里巴巴的核心战略能否落地,阿里巴巴对工业互联网志在必得。

马云2016年提出的五新不是孤立、而是互为整体的:新零售驱动新制造,新制造依赖新金融,三个新下面都有新技术和新能源(数据)的加持。

基于零售端(天猫淘宝)的大数据,阿里巴巴可以告诉制造制造什么、什么时候制造制造出来的商品则会直接通过菜鸟到达用户,零库存。在制造过程中,基于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阿里巴巴可以帮助制造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对于这样的关系,阿里巴巴CEO张勇曾用“阿里是商业操作系统”来诠释:

“阿里巴巴经济体内日益紧密交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跨场景的需求,背后正形成一个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阿里巴巴操作系统,各个商业部门既产生数据,又消耗数据,形成一个有机循环。新零售作为界面,不仅让人们更好的做生意,而改变了人们做生意的方式;全域营销不仅让人们更好的营销,而且改变了营销的方式;在新数字经济时代,将会有一个融合的物流网络;新制造时代的到来,则让C2B即按需定制成为现实。”

在阿里巴巴操作系统定位中,数据是底层关键,新制造和C2B则是终极目标。去年9月马云再一次阐述了C2B、工业互联网和新制造的关系:

“由于IoT、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制造将倒逼整个社会进行改革。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希望,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希望。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来的算法专家一定不是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工作,而是在车间里面写代码。”

在车间里面写代码,正是“工业互联网”的形象描述,工业互联网将在阿里巴巴五新落地中扮演关键角色,没有工业互联网新制造和C2B不可能成为现实。回看阿里巴巴2013年就开始的“淘工厂”以及承包生产线的举措来看,从零售环节渗透到物流环节再到制造环节,是阿里巴巴多年来在努力的方向,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阿里巴巴这一夙愿更快变为现实。正是因为此,可以说工业互联网,阿里巴巴志在必得。

2、从能力来看,阿里云多年来布局的ABCI技术和构建的开放生态让它可以啃下工业互联网的骨头。

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理论上来说相对于很多产业互联网而言,工业互联网都会很难啃。一方面,互联网依赖的技术很多,至少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等;另一方面造业距离互联网不是很近,如何结合现在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在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上的战略布局

阿里云对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各项关键技术都有战略布局。

它是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绝对领先者,拥有飞天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可以满足工业海量大数据的存储、实时计算需求;它是AI应用的推动者,基于数十个ET大脑将AI落地到城市、医疗、旅游、金融、零售等行业,特别是面向工业的ET工业大脑已深耕两年,将拓扑网络、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于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目前已经应用在协鑫光伏、中策橡胶、正泰新能源、攀钢集团等数十个各自领域的工业龙头的工厂中应用,应用经验可谓十分丰富;它已将IoT当成公司核心战略之一,已在杭州、广东、重庆等地落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基于IoT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将生产线机器、原材料、工人、产品、物流和零售端实现全程连接,实现智能制造的同时获取更多数据。

\

云计算、IoT和人工智能也是阿里云技术的三驾马车。能够证明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上技术领先的是,2018年11月,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获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能够入选这一成果的都是具有应用价值,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前沿性的领先技术成果。

\

与此同时,阿里云一直都坚持构建开放生态,引入社会化力量一起来满足平台上的客户,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一起在阿里云上服务客户。在工业互联网上,ET工业大脑已经开放多项技术、数据和能力,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伙伴可以基于此打造更加个性和重度的解决方案,阿里云还计划在未来3年面向工业领域招募上千家生态合作伙伴,带动智能制造成功案例的规模化复制。阿里云IoT也已开放,未来3年内阿里云IoT生态建设目标突破10万ISV合作伙伴。

已成为“商业操作系统”,想要服务容纳20亿用户的新经济体的阿里巴巴,对工业互联网志在必得,阿里云基于多年来的前沿布局、落地应用和技术生态,啃下工业互联网这块硬骨头几乎没有悬念。

编辑:张洁
关键词:       新制造  阿里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阿里云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