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数字化”决胜中国品牌锻造关键期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杨溢仁 高少华 2021-05-13 23:04:44
数字化、品牌化建设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大部分业界专家认为,借助“数字化”的力量,通过持续、多方位地打磨,中国产品必将不断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既是激活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也将成为锻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及迈入产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根基。

数字化、品牌化建设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大部分业界专家认为,借助“数字化”的力量,通过持续、多方位地打磨,中国产品必将不断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既是激活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也将成为锻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及迈入产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根基。

数字化转型在行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放大了企业数字化的紧迫性,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当前国内企业的发展共识。

“去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等实体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却纷纷实现了逆势增长。”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月星集团旗下月星家居的全产业链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今世缘酒业作为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创新’的脚步亦从未停歇。”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素明指出,“举例而言,我们通过酿酒工艺生产方式的创新,开创了‘国缘V9’清雅酱香的新品类。”

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说,“当前,我们建成了行业最先进的智能配送中心,实现了商品一体化、全国一盘货,而且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做到了质量可溯源、产量精准可控、流程透明可视。”

可以看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要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品牌强化成为关键

当然,想要推动国内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数字化转型之外,加强品牌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怎样进行品牌打造?怎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品牌?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新制造数字化转型——2021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多位企业家代表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以质量树品牌。

“没有标准化更谈不上品牌化。”金禾天润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曾琦坦言,“为了更好地打造品牌,我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全面运用人工智能、无人机、传感技术、5G技术和溯源技术,将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水、肥、土、温、湿、光’等生产要素实现全面可控的管理。”

无疑,品牌质量决定着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当然,“服务亦是打造品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石油销售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刚说,品牌是质量、服务与信誉的重要象征,想要更好地把握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上述要素缺一不可。

再者,品牌的营销同样不容忽视。

曾琦称,“樱桃是一个农产品、又是一个时尚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是樱桃的世界第一出产国。然而,中国也是全世界樱桃没有产业化、没有规模化、更没有品牌化的一个世界主产区,国内消费大量依赖于欧美樱桃的进口。”

显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据刘刚介绍,“目前,我们正围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融媒体时代,希望通过线上流量向线下门店的导流优化、直播电商销售转化等多种模式,有效提升品牌推广效果。”

创新融合势在必行

身处新发展格局下,在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同时,想要打造属于中国的品牌影响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创新必盛,守旧必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从该角度来看,加快智能制造仍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说,“若将数据这个新的生产要素嵌入到中国制造升级当中,必能绽放出超乎想象的效果。”

其次,应加快数据赋能的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加上5G,驱动着新业态无中生有、层出不穷,同时也推动着传统制造业有中出新、日新月异、交替跃进。

“加快数字赋能就是要打造透明化的工厂、数字化的车间、智能化的流水线。”杨志明认为,“眼下,打造制造业数字转型的‘灯塔工厂’,发挥其于全链条上的带动功能已逢其时。”

此外,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不容忽视。

最后,还应加大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环境创新与融合。

“眼下,品牌的打造非常考验供应链创新整合能力。”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苗树说,“必须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行创新,去推动整个品类和新的商业模型的塑造,才能将品牌效应最大化。”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史晨宇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