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来说,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一种网络,是一种工业的基础设施。从本质上来说,工业互联网是提供了一种平台架构或者工业操作系统,寄希望于将众多的工业APP以服务的方式纳入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生态并实现柔性灵活的互操作与业务编排运行。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有太多的都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是简单的将原先服务器安装的系统部署到云端而已。虽然从技术角度而言,工业互联网是挺好的事,但发展的步履其实不仅蹒跚,而且阑珊。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迄今仍急需发展系列经过检验的标准
从形式上来说,德国日本美国包括我国其实对于标准都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很早就提出了我们自己的标准体系。但相对来说(可能不准确,但是自己的一个印象),德国日本和美国在推出工业4.0或者工业互联网的时候,这些标准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或者都有相对应的基本可用的旧标准,而我们似乎是反着来的。比如OPC UA这样的支持管理壳的系列标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发展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多设备商的支持,是经过检验的。但是看宣传报道说我们在上个5年关于智能制造的标准,甚至都已经走在了德美日的前面,并且是以国外的口吻说出来的,他们很有危机感。我也看到过很多行业性的数据采集、MES架构之类的标准,说实话,我就有两个可能有待商榷的印象:一是行业的特点没感觉有什么太多的体现,二是这些标准更多是具体项目式而非具有普世指导性的标准。如果某个行业再进行,比如MES建设的时候遵循这些标准,这些标准被企业接受作为系统建设的依据或者对标评价指标,那才是有意义的。听消息说这一两年就会出来很多,也许是很好的标准,但从时间上来说确实是有点晚了。
(2)工业互联网过于偏重互联网侧面,而对于工业之根重视不足
前一阵儿很多群都在讨论企业在自己建团队发展自己的工业软件。不管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将来能够发展出什么样的结果,最起码这代表了企业对于现在的工业软件供应商的一种不满。这种不满很大程度上应该体现为现在的工业互联网名义下与工业其实在有机结合方面应该是有很多问题的。再加上现在工业互联网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只是将原先的企业内部机房服务器系统放到云服务器上而已。比如,联网了一堆机床,采集了一大堆数据,但这些数据缺乏与工艺和质量的关联,从而只是停留在可视化看板的这个角度而已,如果给企业造成工业互联网只是做这件事情的印象,估计企业最终会明白并且不买账的。比如,过于偏重管理而忽视作为制造企业根本的设计与工艺,总是会有一种隔靴瘙痒的感觉,其实也不敢响应企业关于效益效能提升的对赌要求。比如,并不具备工业互联网所宣传的那种柔性可扩充的理念,仍然是传统的信息化系统架构方式,当企业在做扩展或者说二期的时候,甚至还是要推倒重来。
(3)没有工业APP生态的发展,工业互联难以走远走好
工业互联网其实是号称工业操作系统的,这就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个供应商能够每一方面都很强的覆盖企业甚至行业的需求,这个上面要运行和组织哪些东西应该是在一种生态下演化和优化的。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优势之一是以微服务的互操作机制支持随业务而变的工业APP服务化编排,这个同样需要大量的聚焦细分业务的工业APP提供支持。记得当初我们提了百万工业APP,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理想愿望或者说行动计划。如果这个事情具备和做到了,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应该处于一种很好的局面。我们在推进工业互联网的过程当中,就如同基建狂魔一样,轰轰烈烈的搞出来了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这其中分散盲目重复建设的先抛到一边,就说我们建了高速公路,打算在上面跑啥?记得差不多在20年前的时候,在搞信息化的时候就说不要建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而在上面仍然跑马车,似乎20年之后,我们好像还是在这个问题上打转转。
……………………………
本文并不是在否定我们过去的努力,也不是在否定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与作用,而是就自己的一些印象和看法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未必准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