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我国科研人员模仿蟑螂造了款机器人,最快每秒可前进 45 厘米
来源:IT 之家   作者: 佚名 2024-05-23 10:16:18
5 月 2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 15 年,自主研发了微尺寸仿生机器人 ——“昆虫”机器人。

5 月 2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 15 年,自主研发了微尺寸仿生机器人 ——“昆虫”机器人。

\

据报道,“昆虫”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自蟑螂,只有硬币大小,重量是和类似体积的昆虫几乎一致,空载的重量大概是 200 毫克,外壳由碳纤维打造,搭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的芯片、微型麦克风和量身定做尺寸的电池等,支持蓝牙遥控。注意到,目前该机器人还没有专用的“充电桩”,需要依靠手工充电,充电 2 分钟可爬行 10 分钟。

据介绍,“昆虫”机器人最主要的突破是动力技术,科研人员利用了电磁场环境中出现的电磁振动现象,打造出能够爬行的“昆虫”机器人,仅靠前腿就可实现快速直行和转动。

实验室测试数据显示,目前“昆虫”机器人在负载电池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秒前进 37 厘米,在空载环境下速度更快,最快速度可以达到 45 厘米每秒,已经和蟑螂的速度相当了。

“昆虫”机器人未来有望应用于助力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等领域,目前科研人员正在为“昆虫”机器人自主运动方案进行规划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