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北京:聚焦元宇宙、仿真模拟算法,力争智能建造产业突破千亿元
来源:元力社  作者: 佚名 2024-05-29 09:12:20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行动计划》指出:到2026年,智能建造及其关联产业累计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大关。新启动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6个以上,典型示范案例、可复制经验清单公开报道10项以上。

\

其中,着力拓展数字设计咨询、工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程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智能化设备等细分领域市场,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技术服务与智能产品供给能力,发布不少于5项典型应用场景。

聚焦国产三维图形引擎、BIM数据交互、仿真模拟算法、AI辅助设计、建筑机器人、元宇宙等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合作。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把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的试点城市。

而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2年根据国家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副中心建设相关工作部署,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开展全域高精度三维城市建模,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原生智能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办公在城市副中心应用,建设“元宇宙+城市”场景。

2023年,《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北京将重点依托张家湾设计小镇,推进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应用,鼓励研发数字设计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虚拟建造环境下的设计、生产、施工全面协同。

在通州区、丰台区等重点示范区域内,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同时,到2025年,北京将被打造为世界智慧城市发展典范。

今年4月,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首次、首批入围“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工程”之一。

施工中,北京建工项目团队创新部署工厂化模板智能生产线,将成熟应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搭接模板加工制作端,一键即可智能配模、输出深化图及加工图,数控机床按数据精准加工,模板上料、加工、下料全套加工工序2人配合即可操作完成,工效较传统木工提升20%以上,板材利用率可高达92%。

而这些都推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的发展,据悉,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超过4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

蓝色宇宙、山魈映画等100多家元宇宙企业在通州注册落地,还有78家优秀科技创新企业成为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员单位。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在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聚焦网络安全、元宇宙和智慧城市三大数字经济主攻方向,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深化企业服务、完善产业政策等方式,创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数字营商环境,加快软通动力信创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