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是指组织对数据进行全面管理、维护和优化的过程。数据治理目的在于确保数据的正确、一致、可靠,并推进数据共享、数据价值挖掘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治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提升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
数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已成为社会共识,数据治理作为基础性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随着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企业数据“多”管理问题引发的结果:
.随着信息化发展,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建立了众多的异构系统,由于厂商众多,导致平台和技术各异。
.系统维护都是各自为政, 基础数据维护工作在各自属地业务系统进行维护,来源不清晰、缺乏协调。
.各业务系统对数据的维护模型不同,导致各自的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如:客商、物料等的分类标准。
.同一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编码不一样,尤其物料,甚至同一业务板块,不同单位的物料编码都不一致。
.由于平台和开发语言不同,实现数据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接口繁多以及多种接口标准,系统集成和接口管理成本上升。
企业数据治理的现状及痛点
企业已经认识到数据价值的重要性,纷纷通过数据治理活动来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
.对数据治理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往往只关注了数据治理中的某些环节,没有形成数据治理闭环;
.数据治理工作没有总裁办、风险管理等部门参与。导致数据治理面临沟通协调困难,治理效率低下和效果不明显。
.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体系、方法和规范
.在数据治理落地实施、绩效评价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标准来指导
.缺乏可行有效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数据治理工作无法常态化
.缺少配套的数据标准工具,支持数据标准落地
数据治理方法论体系框架
数据治理是确保数据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正确、一致、质量高、安全可靠、可信任的使用。通过数据治理,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降低数据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增强数据资产的价值和竞争力。数据治理还可以促进数据共享和协作,推进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满足数据合规性和监管要求。
在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和完成数据治理基础工作后,企业需要继续落实一些工作来进一步优化数据管理和利用效果。比如需要搭建配套的大数据工具和和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运营闭环,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挖掘等,用数据驱动业务决策和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数据价值变现,为企业带来持续价值增长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