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第一省易主:数量超过2200家,取代广东
来源:新潮商评论  作者: 佚名 2024-12-11 10:21:50
从2019年至2024年,工信部累计开展六个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共计15970家企业入选,扣除前三批复核未通过的企业,现有数量1.46万家。

从2019年至2024年,工信部累计开展六个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共计15970家企业入选,扣除前三批复核未通过的企业,现有数量1.46万家。

其中,近九成来自制造业,80%以上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近5000家从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从创新能力看,“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

公开资料显示:专精特新企业,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小巨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处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占率高、质量效益好,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

“小巨人”的数量多寡,反映出一个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企业上榜,整体来看,呈现出东强西弱、集聚发展的态势。累计公示“小巨人”超过1000家的省份有5个。

北京排在第五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2家,是全国第一个“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的城市,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在最新公布的第六批名单(3012家)中,新增入围271家。

山东(含青岛)排名第四,共有1235家。其中,青岛累计培育219家。8月23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青岛)正式揭牌,这是继杭州(2022年)、无锡(2023年)之后的第三个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直属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

浙江(含宁波)以1862家位列第三。第六批新增入围400家,其中杭州157家,占比39.25%,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再加上已累计拥有321家“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478家。

此次入围的157家杭州企业,主要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家)、通用设备制造业(22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家)。从地区分布来看,滨江区(35家)、余杭区(29家)、萧山区(24家)稳居前三,这也与三个区县的产业发展特色不谋而合。

广东(含深圳)位居次席,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2100家;其中深圳1025家,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有561家粤企入选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主要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小鹏汇天榜上有名,今年9月份完成“广州塔-海心沙”的跨江飞行演示,这是广州即将开通的首条市区低空飞行航线。云洲智能同样名列其中,这家企业填补了我国无人船艇技术应用空白,创造了全球最长续航纪录、首次南极科考锚地水深测量任务、世界规模最大的无人艇集群纪录等。

深圳新增数量全国城市第一(296家),是其余4个计划单列市宁波(66家)、青岛(29家)、厦门(18家)、大连(14家)之和的两倍多。制造业占比超过八成,平均成立年限12年;平均每家企业营收3.4亿元、净利润2700万元、研发投入3400万元、拥有发明专利22件。

江苏拥有“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2219家,跃升至第一;第六批新增入围711家,占比23.6%,连续两年全国第一。从各地市来看,苏州累计培育607家,占全省的27.4%,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排名第四;第六批新增206家,占全省的29%。无锡346家,蝉联全省第二,第六批共有112家入围;紧随其后的是南京(334家)、常州(234家)、南通(175家)。

以苏州为例,“小巨人”企业中主导产品市占率居全国前三的有近90%,居全国第一的超过四成。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19.2%)、新材料(18.1%)、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8.5%)、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6.8%)、节能环保(6.8%)等重点产业。去年户均营收5.3亿元,营收超亿元的企业占比达到89.7%,户均利润率9.7%。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