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CIO说】 第228期

“标准化平台思维”助力龙凤堂打造中药智能制造新模式

作者:ENI
摘要:“通过数字化系统,我们可以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与追溯,大幅提升了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龙凤堂CIO蒋军做客ENI经济和信息网直播间时表示,中药的药效与其原材料的质量密不可分,实现中药的标准化生产一直是行业的挑战。

  • 龙凤堂蒋军:数字化转型要有“标准化平台思维”

    “通过数字化系统,我们可以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与追溯,大幅提升了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龙凤堂CIO蒋军做客ENI经济和信息网直播间时表示,中药的药效与其原材料的质量密不可分,实现中药的标准化生产一直是行业的挑战。用“标准化平台思维”,通过数字化转型,龙凤堂成功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管控体系,从田间种植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每一步都实现了精细化的智能管理。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中药智能制造的新发展,更引领了整个行业的进步方向。

    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如今,公司总资产高达30亿元,占地1564亩,拥有超过1400名员工和6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其产品涵盖呼吸、消化、心脑血管、妇儿、补益等多个健康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包括年提取能力5万吨、颗粒剂10亿袋、片剂32亿片、胶囊剂16亿粒以及口服液20亿支。

    数字化转型要有“标准化平台思维”

    “标准化平台思维”是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核心。蒋军提到,这种思维引导企业培育六大核心能力:树立坚定的数字化领导力,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构建强大的数字化人才储备,为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具备迅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敏捷适应市场需求;强化市场整合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生态化的企业系统,促进内外部协同;提升数据利用能力,将数据转化为企业价值。这些能力不仅与国家政策导向相契合,更为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转型的启动必须建立在系统的规划之上。蒋军指出,这一规划必须清晰地界定转型的方向、目标及实施路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分阶段有序推进。在当前医药行业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包括两票制、医保改革、集采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下,企业尤其需要通过标准化的平台思维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卓越性,以实现开源节流、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准化平台思维的核心在于“人才+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标准化系统”的深度融合。这三者协同作用,共同产生精准、可靠的标准化数据。随后,这些数据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构建起一个全面而高效的标准化服务平台。在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企业,数据处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数据量庞大且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标准化平台的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够为企业内部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还能够对外输出,助力行业标准化进程。随着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平台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价值和效用将愈发凸显。

  • 龙凤堂蒋军:从降本增效到全产业链管控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桌面成为我们降本增效、提升便捷性和数据安全的利器。”蒋军谈到,相较于传统模式下数据主要存储在本地、部分业务数据上传至云端的方式,龙凤堂现在实现了所有数据业务的云端化。前端应用扩展更加灵活,而云桌面以其简单的技术结构,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更极大地减轻了IT运维的工作负担。从成本角度看,云桌面的长期投入相较于传统PC更加经济,五年节省成本超过70万,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降本增效效果。

    同时,在采购流程方面,自引入数字化采购平台后,企业成功实现了采购流程的数字化革新,使其变得可追踪且可审计,极大地提升了采购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预算的精确导入与强化控制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采购行为,从财务角度加强了管理的严谨性。这一变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得采购流程变得简单便捷,同样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与管理效益。

    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性,龙凤堂从2018年起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AP管理规范,对种子、种植、施肥、除草、除虫、采收、加工、包装、仓储等每一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与追溯,确保药材质量稳定且符合企业标准。

    蒋军介绍到,龙凤堂的中药种植溯源平台现已覆盖全国24个省份,80个基地,涉及41个品种。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状况、气候变化和药材生长情况,还对选地、种子种苗鉴定、种植、投入品管理、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了精准种植和标准化管理,推动了中药种植的现代化与标准化。

    此外,龙凤堂还通过TIMMS仓储物流系统、DCS系统以及MES系统等数字化项目,实现了物料、原药材在仓库与前处理车间、制剂车间之间的无缝连接,精准在线测量和控制关键工艺参数,以及电子批记录的实时监控和追溯。这些数字化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还为企业提供了实时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进一步确保了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数字化转型风险与挑战的思考

    数字化转型固然带来巨大的变革机遇,但也伴随着不容小觑的“成本”。蒋军表示,首当其冲的是巨大的资金投入,但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数据的打通与业务的贯通,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台积电因勒索病毒遭受的巨大损失、拼多多优惠券漏洞被黑产团伙利用等案例,都提醒我们数字化转型中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医药行业,勒索病毒的风险尤为突出。蒋军谈到,面对这一现状,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确保核心业务的安全运行。

    数字化转型还需要进行思维上的转变。过去,我们可能只是将数据简单地填入系统,而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数据,如何从中挖掘价值。蒋军表示,这种思维的转变,同样是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业务流程也面临着质的变化。新增的信息化系统和“标准化”的需求,要求我们更新或重塑现有流程。

    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蒋军介绍到,我们原来的信息部已经转变为数字运营部,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我们打破了传统岗位的界限,培养“T型”人才——即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熟悉业务逻辑的复合型人才。蒋军强调,IT人员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业务系统,还要深入理解业务逻辑,这是我们在组织结构变革中的一大目标。

1 2

更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