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化集团赖江龙:向“智”而行,这其中的“智”覆盖了哪些内容?
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下各地发展制造业的重要任务,从制造业企业角度,应该如何理解这两项目标,这两者之间有哪些关联?企业实现“新”目标涉及到哪些核心工作,如何与企业正在进行的数智化建设对接?
赖江龙: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是在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化等多重要素下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制造行业全价值链条数智化能力,提升研发生产与运营效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要充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转型升级。两者的关联性贯彻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践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和策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企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到的核心工作主要包括发展“应用新科技、发展新产业、打造新平台、建立新关系、聚集新主体”五个方面。
应用新科技
核心工作:加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应用,既需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包括应用技术、研发技术、产品技术,更需要面向未来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
与数智化对接:支持和整合新科技的应用,专注于探索和引入前沿技术,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优化企业决策和运营流程、AI技术应用到供应链和生产线中,提高自动化水平等。
发展新产业
核心工作:在坚定信心发展好已有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升级传统产业、拓展和开发新兴领域,提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质品牌,让老树发新芽、焕发新生机,走到行业前沿,让市场感受到新变化、新价值。
与数智化对接: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评估市场需求和趋势,快速识别和评估新产业机会,并通过数智化手段提高产品研发和营销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快市场投放。
打造新平台
核心工作:创新的平台模式集聚创新力量、推动创新发展,链接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资源和创新要素,通过数字化实现信息流畅通和业务互联。
与数智化对接: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挖掘数据,提升业务平台的决策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建立新关系
核心工作:新平台下建立的一种新型生产关系,特征就是高效能、高质量、高效益。包括处理好跟政府、社会、行业、客户的关系,以及平台自身管理运营的关系。
与数智化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和合作伙伴管理系统,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项目协作,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集聚新主体
核心工作:大量有创新能力、创业活力的创新主体,推动事业创新发展;推动创新型的组织主体和人才队伍,关注好企业文化和组织创新,激发员工创新潜力和积极性。
与数字化对接:实施数字化人才管理,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数智化的沟通工具和平台,促进内部协作和知识共享,打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
向“智”而行,这其中的“智”覆盖了哪些内容?《中国智造2025》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您认为中国智造还有哪些空需要填,填这些空还有哪些工作要做?要哪些方面的支撑?
赖江龙:我认为向“智”而行中的“智”在制造业体现在以下一些典型场景。
智能制造:包括数字化工厂、智能设备、柔性生产线等,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数据智能:涵盖大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智能供应链管理,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效能。
人工智能:在质量控制、自动化生产、智能物流等方面应用,以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物联网: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促进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管理:智能生产计划、资源调度、质量管理等,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传化集团赖江龙: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人才培训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当下中国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某些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但还有一些“卡脖子”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突破和解决。此外,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人才培训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赖江龙:尽管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但在一些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设备上仍然依赖进口,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和企业需要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尤其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高端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
建立创新平台:通过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鼓励技术转化: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缩短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的时间。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智能制造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在工业互联网、5G网络覆盖、数据中心等方面还存在不均衡和滞后的问题。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提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设备、生产线、车间和工厂的互联互通。
扩大5G网络覆盖:加快5G网络在工业园区和制造业集中的地区的覆盖,提升通信速度和稳定性,为智能制造提供高速网络支持。
完善数据中心布局: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优化布局,提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确保数据安全和高效利用。
人才培养与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增加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企业应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现有员工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技能。
引进海外优秀人才:通过政策激励和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海外高端技术人才来华工作,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
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智能制造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需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在产业链协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促进产业链协同:建立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和推广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提高供应链韧性: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灵活性。
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但在转型深度和广度上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
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门槛。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应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
建立示范企业和项目:通过树立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和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结合本次主题,您本次峰会将分享的方法经验主要有哪些方面,您希望本次峰会分享或者展示的内容为制造业创新转型提供哪些帮助?
赖江龙:在本届峰会上,我将与大家分享在我多年来在企业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方法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智化规划的必要性与策略
顶层设计:数智化的目标和路径。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关键节点、资源配置等。
数据治理:数据是数智化的基石,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
技术选型:对于数智化所需的技术进行评估和选择。
数智化理念与创新方法论
分享在制造业实践中采用的迭代理念与创新方法论,包括企业架构、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其他企业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变革、创新和提升效率。
落地方案与经验借鉴
智能工厂、智能园区
物流供应链全链优化
AI技术的场景应用与创新
制造质检
精准营销
企业管理
希望分享的数智化规划策略、迭代理念与创新方法论,以及落地方案与经验借鉴,能够为制造业企业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同时,通过展示AI等创新科技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启发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提升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
您对本届峰会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赖江龙:我对本届峰会的期待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待本届峰会能够提供具体的企业实践,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企业在数智化建设方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期待本届峰会能够探讨迭代理念和创新方法论,包括如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建议本届峰会聚焦于落地方案及经验借鉴,如成功实施数智化转型的企业案例,他们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对于AI等创新科技的应用,期待本届峰会能够深入探讨其在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如何推动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
期待产业合作和生态建设:期待峰会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推动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通过分享合作案例和成功经验,激发企业间的合作动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数智化建设。
期待技术趋势和创新方法论:期待峰会能够探讨当前的技术趋势和创新方法论,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结合这些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